5月8日,江蘇徐州新郎結婚前一天和朋友“鬧喜”時,腿不慎被一個200斤的朋友壓骨折,第二天婚禮接新娘時,只能讓朋友們架著一蹦一跳地走。(據東北網報道)
結婚,作為人生一大喜事,自古以來在人們心中就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,“鬧洞房”“鬧新娘”等習俗本意也是活躍喜慶氣氛,為新人帶來美好祝福。但近年來,傳統意義上的婚鬧開始“變味”,不少地方甚至越鬧越低俗,原本是令人高興的婚禮,被搞得烏煙瘴氣,更有甚者挑戰文明道德底線,給社會風氣造成了惡劣的影響。
低俗不是風俗,婚鬧不容“胡鬧”。諸如辱打、扮丑、捆綁、玩低俗游戲等“腦洞大開”的婚鬧方式,雖然打著“熱鬧”“助興”“好玩”的旗號,實則卻是破壞公序良俗、逾越法律邊界的無下限低俗,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玷污,必須堅決予以抵制。
打破低俗婚鬧陳規舊習,要破立并舉,用文明新風來引領觀念的轉變革新。
首先,要培育文明婚嫁觀念。鬧婚低俗化的泛濫,說到底還是文明素養不過關,相關部門應從倡導特色突出、文明節儉的現代婚俗禮儀入手,探索建立婚俗改革長效機制,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,發揮良好家風家教的引導作用,從觀念上改變對鬧婚的傳統理解,推進婚俗風氣持續好轉。
其次,要發揮榜樣引領作用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,注重發揮好黨員干部、身邊好人、鄉賢、“五老”人員的模范帶頭作用,邀請他們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,利用“大喇叭”、宣傳欄等向村民們宣講不文明婚鬧行為的危害,強化村規民約的遵守和落實,引導村民從自身做起,抵制惡俗婚鬧,樹立婚姻新風,促進婚姻幸福、家庭和諧。
再者,要自覺踐行文明婚俗。新人應成為文明婚慶的主導者,積極主張勤儉節約、婚事新辦,以綠色、感恩為主題,舉辦輕松有趣、經濟節儉,又體現時代精神、富有紀念意義的優質婚禮,以實際行動營造健康、文明的婚禮風尚。
婚鬧不該淪為低俗的代名詞。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理直氣壯地摒棄扭曲的婚禮觀,堅決向低俗婚鬧說“不”,婚禮就能回歸溫馨、回歸文明,成為新人們充盈著美滿幸福、承載著美好期許的永恒紀念日。(龍澗)